半日活动教学反思

时间:2025-07-02 23:15:16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半日活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1

20xx年11月22日,我们中班组举行了本学期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幼儿各项活动中。通过这次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家长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增进幼儿园、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目的。本次活动,我们以晨间活动、教学展示、亲子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状况。总得来说,这次的活动比较成功的,半日与家长孩子接触下来,增进了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联系。这是我第一次独立组织这样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做了以下的反思。

一、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家长开放日当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大早来了,把教室挤得满满的。由于人多,加上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紧凑,我们老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教学活动《秋菊》是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锻炼孩子绘画动手能力的。因此在操作前不可能和孩子们有一个长时间的交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造成家长心理有点不舒服。活动结束后有家长就来问我:“老师、我们家孩子们上课不怎么积极,麻烦你上课多叫叫他。”当时我跟家长解释了原因后,说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叫到的,以后我会更关注他的。家长仍然觉得不放心又和我说了一遍。家长们没有接触过孩子一日流程,对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完全没有概念的,加上护子心切,满脑子都是要让孩子们获得表现的机会。

我觉得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活动内容丰富、紧凑,全面的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各项主要活动。不可能再进行缩减,课堂上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叫到,只能在活动中教师能尽最大的可能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如果实在时间不充足,可以活动结束后和家长打声招呼,解释下我们一日活动的流程,让家长更加理解我们的工作。

二、忽视强调保育细节。

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除了晨间活动、教学活动、亲子游戏等,更重要的是一日活动的保育环节,如喝水、如厕、洗手、漱口、擦嘴巴、取放幼儿的吸汗巾等环节。经常有家长在群里嘱咐老师:“我们家孩子感冒了,请老师提醒他多喝水!”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们的健康更加关注。因此趁着家长开放日我们可以强调班级中保育工作,让家长更加放心。记得在孩子进餐后,有位妈妈看见一个小朋友去拿水杯说:“吃完饭就要喝水的。”我立马解释道:“不是喝水,是用餐后漱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着重强调我们的保育工作。

在孩子们进行喝水、如厕、进餐等活动前,我们可以跟幼儿有一个简单语言上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幼儿该注意的地方,更加能让家长认同我们的保育工作,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

三、家长干扰幼儿活动

家长难得来园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无论是集体教学还是晨间游戏,他们会格外地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并给予自己的帮助。发出命令性的指令:“钱梓晨、跟着老师好好做操””呀!你这个穿的不对啊,是一个接着一个穿珠子呀!我来做给你看。”家长们都想看到自己孩子表现出色,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同伴进行比较,有着这样的心理,所以家长忍不住想要去指挥甚至是直接指导。但其实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后来我了解到,那个穿珠子的沁沁是想按照红色珠子、红色珠子、绿色珠子和绿色珠子的规律穿,被她心急的.奶奶阻止了。家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无疑也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孩子积极进取的动力,因此家长在参加开放日活动中以及活动后给予孩子怎样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长开放日之前以短信的方式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尽量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参与开放日活动,不要过多的参与或者打断孩子的游戏。往往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孩子们的表现代表不了一切,有的幼儿家人在与不在的表现差距较大,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孩子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不急功急利。

以上是我组织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以后我会更加注意这些细节的。希望通过这样的家长开放日,体现互动互助的关系,更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从而更配合我们的家长工作。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2

上午的半日活动是晨间活动《拍皮球》、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早晨、中午、晚上》、户外活动是《跷跷板》、区域活动是《小医院》。

一、优点:

1、晨间活动,老师先指导孩子正确拍皮球方法,然后让孩子自由拍皮球,老师请一个拍的比较好的小朋友做示范,让幼儿学习。最后,我们进行了两个两个小朋友进行排球比赛,小孩子在欢乐中进行排球活动。

2、数学活动:我通过图片《小猫早上钓鱼、中午睡午觉、晚上抓老鼠》让幼儿先认识时间,再提问幼儿,爸爸妈妈早上在家做什么、中午在家做什么、晚上在家做什么,认识不同的时间段大家都在做什么事情。最后提问小朋友问题:比如猫头鹰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路灯什么时候亮?等等,让幼儿认识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出示数学操作,老师示范,最后让幼儿操作。

3、户外活动《跷跷板》,老师说明规则,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一起玩。

4、区域活动:重点讲解小医院,让幼儿知道小医院的看病流程。

二、缺点:

1、数学活动:提问环节很好,但是事先应让家长配合,一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告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先有了经验孩子回答问题才比较顺畅,不会像今天一样很多幼儿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个幼儿说:妈妈早上煮面吃,后来小朋友也跟风:中午妈妈煮面吃。

2、由于跷跷板比较少,幼儿比较多,有的大跷跷板需要几个幼儿一起做,很多幼儿部配合,不愿意跟大家一起玩,要多教育孩子,朋友间友好相处,相亲相爱。

3、小医院区域活动,有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比如挂号的座位上没有挂号纸和笔,幼儿不愿在挂号台上当医生,都想做护士打针。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3

晨间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愿意跟着我,探索沙包的一物多玩,一起分享了许多好玩的方法。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跟着我的指令积极锻炼,没有私自离开集体的现象;我还及时关注了孩子的冷暖情况、引导他们热了休息、脱掉上衣。不足之处是保育员阿姨刚好轮到操场打扫,有些分身乏术,所以结束环节,我一个人有些手忙脚乱。

晨间谈话反思:

本次内容是《我的一家人》。我制定的目标是乐意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一起做的快乐的事;在谈话中,保持良好的坐姿,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但内容设计的有些多,其实只要让孩子们讲一下家庭成员(或一家有几口)便足够,讲多了有些繁琐。

生活活动(吃点心)反思:

生活活动中,孩子们的常规还是不错的,吃完点心会把茶杯放在指定地点,然后放好小椅子自己系裤子,准备下楼做操。事情一件一件做得比较有条理。

做早操反思:

做操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靠拢的速度还不够快。因为现在三个小班同时做完操,一起走的话有些挤。所以我处理的方式是,让小一班小二班先走,我们班则是让孩子放好器械,在场地走一圈子,绕一个圈既整理了队伍,也避免了拥挤。

餐前活动反思:

马上要进餐了,我请用正确方法洗好手,然后老师介绍午餐菜色给他们听。知道孩子们喜欢参与做事,所以我邀请个别幼儿协助阿姨分发餐具,感受自己做事的快乐;其他孩子,我则让他们自己拿一块擦嘴的毛巾,对折叠好,放到餐盘的圆点上。然后卷起袖子,准备进餐。

进餐活动反思:

今天的菜色显然合孩子们的胃口,吃的时候大口大口的,而且很安静;但本班的孩子吃饭时不懂得搭配进餐,所以我在一旁还是提醒他们(一口饭,一口菜,再一口汤);

半日活动结束后,我反思了每个环节。其实,想让半日活动有效进行,一个要做到每个环节心中有数,另一个就是时间控制得当。才会让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前些日子,孩子的常规有些变差了,所以近期的半日活动。对于孩子,我有点出现“高控”状态了。每个活动都过于严苛,孩子们显得很拘束,我也意识到这点。说实话,本次半日活动,孩子们在生活活动时,也是特别安静,让我也有点不自然了。孩子的常规日渐好转,我也会再反思调整,让今天的活动稍显轻松些。

《半日活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